(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又到风吹麦浪时,农机驰骋金色麦田,夏收序幕正徐徐拉开。眼下,小麦在我国正自南向北次第成熟丰收,油菜也进入收割期。
夏收收什么?一是夏粮,二是夏油。夏粮和夏油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涉及百姓的口粮和“油瓶子”。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作为重要口粮,小麦产量占夏粮产量的九成以上。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夏粮生产基础较好,冬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增。
看田野上的丰收与希望,从“增”“减”之中能够发掘更多耕耘的深意。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今年我国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同时今年也是启动实施粮油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一年。“增”字的背后,是围绕“良田”“良种”“良机”等等的一连串提升和转变。从增效来看,一季度我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900万亩。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等极大提升农作物品质。
增效的同时,还要节本,“减”字里可以“耕”出大文章。随着农业机械化生产不断普及,小农户“链”上大农业,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三夏”生产农时紧、农事重,装备水平提升助力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问题。“如果人工收,一亩小麦需要3个人工收割,还需2个人工脱粒,要花500元。用大型收割机收割,一亩才需80元。”这是贵州贞丰县一名村干部看到的变化。
与此同时,当前,食物采收、储运、加工、销售、消费每个环节都有“跑冒滴漏”,科学减损正在加快推进。安排建设5500多个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推广使用近千万套农户科学储粮装具……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全链条用好“增减”辩证法,就能够提升农田的“含金量”。
生产上节本增效,应该带来“丰收又增收”。从4月开始,中央财政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16亿元……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举措,保障种粮农民不能在经济上吃亏。接下来,在粮食收购中要保护农民利益,确保“颗粒归仓”,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让农民种粮有钱赚。
“袁爷爷,我们想念您。”袁隆平已经离开我们两年,他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很多网友写下缅怀留言。有人说,丰收的景象才是最美的风景。当我们丰衣足食、分享食物时,对辛苦的劳作与收获心存感念,珍惜、节约每一粒粮食,这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日常。(作者 陶郎)
上一篇:全球观速讯丨基于国产密码的分布式架构:公共服务的安全与优化新策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的专注力越来越像一种稀缺品。数据显示,大众平均6 5分钟看一次手机,但连续专注一条信息的时长只有8秒。在有限的8
2月24日,在中国大消费CXO创新中心联手消费领域的头部机构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共同发起,以韧性·创新·温度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大消费
一项北京大学开展的调查研究显示多数受访的中国消费者对植物肉持积极态度,其中大多消费者更加偏爱本土生产的植物基汉堡作为首批拥有本土工
伴随着孩子们校园生活的重启,道达尔能源道路安全训练营也正式开启了2023年的旅程。作为旅程的起点,2月21日,训练营走进了武汉市华中农业
近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河南省公共法律服务专业司法鉴定人职称申报评审标椎(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标准》)。这意味着
X 关闭
X 关闭
6月30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河南省视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平台建设、服务项目、技术研发等情况。(记者 董亮 蔡迅翔 摄)6月30日,省委[+更多]
6月30日上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仪式在郑州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副省长何金平出席开工仪式,并共同为项目奠基。河[+更多]
免费的也许是最贵的。接到免费茶艺培训,到店就送精美礼品的卡片,近日,有好奇心的老年人走进了郑州某某斋生活艺术馆。馆内,古玩、字画、[+更多]
6月30日,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会议在郑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更多]